
▌要聞
▍:預計2024年營收1442億至1467億,淨利潤55億至60億,新能源車銷量達42.69萬
第一電動1月21日消息,賽力斯發布公告,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442億元到146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02.32%到309.30%。公司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億元到6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51.50億元到56.50億元。

2024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2.69萬輛,同比增長182.84%。得益於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大幅增長,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取得較大增長,超額完成年度經營目標。
▍2024年淨利潤預計達490億至530億,同比增長超11%
財聯社1月21日消息,寧德時代發布公告,預計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90億至530億元,同比增長11.06%至20.12%。盡管公司電池產品銷量有所增長,但由於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產品價格相應調整,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淨利潤的同比上升主要得益於公司技術研發能力與產品競爭力的持續增強。
寧德時代強調,本次業績預告數據是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的結果,具體財務數據將在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中詳細披露。
▍2024年純電動汽車產量首超特斯拉
第一電動1月21日消息,比亞迪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重要突破,2024年純電動汽車產量首次超過特斯拉。數據顯示,比亞迪去年生產了1,777,965輛電動汽車,略高於特斯拉的1,773,443輛。在純電動車領域,比亞迪全年累計產量同比增長11.85%,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2.08%。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全年累計產量同比增長73.34%,累計銷量同比增長72.83%。特斯拉2024年共生產1,773,443輛汽車,交付1,789,226輛汽車。
▌國內
▍消息稱一汽豐田實施降本:總部搬遷至天津,員工可選擇離職最高獲賠N+7
快科技1月21日消息,據知名汽車博主“吳佩”爆料,一汽豐田正在實施降本措施,其位於北京東三環的銷售總部已全部搬至天津工廠辦公。不願前往天津的員工可選擇離職,並獲得最高N+7的補償。博主“孫少軍09”也確認了此事,並稱下一步將整合主銷車型,部分銷量欠佳的車型可能會被砍掉,甚至包括卡羅拉、雷淩、亞洲龍、凱美瑞等熱門車型。
▍鴻蒙智行尊界啟動銷售專項招聘,數十家門店獲首批授權
1月21日消息,據晚點Auto報道,華為與合作的高端品牌尊界首款車型S800在銷售渠道布局方麵取得新進展。尊界門店銷售專項招聘已於1月中旬啟動,S800上市後,鴻蒙智行門店將劃定尊界單獨展位,並由專屬銷售和交付團隊提供服務,旨在打造類似奔馳邁巴赫的高端豪華體驗。
據報道,尊界授權門店的要求高於鴻蒙智行其他品牌。申請尊界授權的汽車經銷商需滿足多項條件,基礎條件包括經營鴻蒙智行用戶中心且門店麵積超過8000平方米,滿足基礎條件後還需獲得省級車業務負責人的推薦。目前,全國大約有數十家門店獲得首批授權,每個城市通常僅設1-2家授權門店。
▍第三周銷量榜:小鵬緊逼理想,問界再超小米進入前五
1月21日第一電動消息,在第三周,入圍新勢力和新能源榜前十品牌,其銷量環比均呈上升態勢。五菱、蔚來、零跑、騰勢銷量環比均實現超30%的大漲,理想、小鵬、問界、極氪、比亞迪、特斯拉銷量環比實現超20%的上漲。

理想以0.95萬輛的銷量穩坐新勢力榜寶座;小鵬以0.94萬輛的銷量,緊追理想,位居第二。零跑銷量環比大漲35%,超越問界和小米再次進入新勢力榜前三。
問界銷量正快速回暖,以0.61萬輛的銷量再次超越小米進入前五。蔚來銷量環比大漲87%,重回榜單。然而,遺憾的是其排名下滑至第10位,處境較為危險,稍有差池便極有可能再次跌出榜單。
▍雷軍:小米SU7 24年12月交付量首超特斯拉Model 3
第一電動1月21日消息,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轉發了關於小米SU7交付量的內容,小米汽車旗下SU7在2024年12月的交付量達到25815輛,超過特斯拉Model 3的21046輛,排名第五。這是小米汽車首次在單月交付量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

▍禾賽科技宣布獲奇瑞新汽車多個新車型定點,計劃2025年量產
1月21日第一電動消息,禾賽科技宣布獲得奇瑞汽車旗下多個新車型的量產定點,合作車型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開啟量產,將搭載禾賽最新一代小巧型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ATX。截至2024年12月,禾賽已累計獲得來自21家車企的超100款前裝量產定點車型。
▍比亞迪計劃未來2到3年15萬到10萬級車型將全麵標配自研智駕
1月21日第一電動消息,比亞迪汽車計劃在未來2至3年內,在15萬級甚至10萬級車型中全麵標配自研自產自銷的智駕係統。今年起,比亞迪部分車型將陸續交付自研的中高階智駕方案,包括高速領航和城區領航。為幫助車主學習智駕基本知識和功能使用,比亞迪王朝/海洋App最新版本已上線 智駕考試 功能,涵蓋車道領航、高快領航、城市領航、自動泊車、代客泊車、遙控泊車六大板塊。
▍消息稱蔚來已組建20人團隊,調研探索機器狗項目
第一電動1月21日消息,據《21汽車》報道,蔚來汽車已組建了一支約20人的團隊,專門調研機器狗項目,並由前Momenta算法專家徐抗擔任負責人。這標誌著蔚來在具身智能領域的進一步探索。四足機器狗因其穩定性、靈活性和承載力強等特點,更適用於複雜地形,且控製係統相對簡單,無需複雜的雙手操作,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國際
▍特朗普下令取消有關電動汽車的政策措施
第一電動1月21日消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撤銷了前總統拜登在2021年簽署的支持電動汽車行業的行政命令。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取消了美國政府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支持,並凍結了用於建設汽車充電站的政府資金。此前,美國環境保護署要求汽車製造商到2032年時的電動汽車銷售量占銷售總量的30%至56%,特朗普指示環保署重新考慮這一要求,並尋求廢除美國環保署去年12月授予加州的豁免,該豁免允許加州在2035年之前停止銷售純汽油汽車。
特朗普還表示將考慮結束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和補貼,認為政府應取消不公平的補貼以及其他考慮不周的市場扭曲政策,這些政策更傾向於電動汽車而不是其他技術,並強製購買電動汽車。
▍消息稱日產計劃重組:生產部門裁員6700人,行政部門2300人
1月21日消息,據日經新聞報道,日產汽車正考慮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大規模重組,涉及約9000名員工,其中包括工廠工人和行政人員。此次重組計劃是本田與日產業務合並的先決條件,日產正在加緊製定具體方案。
重組計劃中,生產部門的調整人數超過70%,約6700人,其餘為行政部門員工。作為裁員計劃的一部分,日產將在2025年秋季前在泰國裁減並重新分配約1000名員工。
▍特朗普關稅威脅致日韓車企股價下跌,中國製造商逆勢上漲
路透社1月21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可能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關稅,並撤銷上屆政府的電動汽車行政命令,導致日本和韓國汽車及電池製造商股價下跌。與此同時,中國製造商股價因未被提及而逆勢上漲。特朗普的政策引發了亞洲主要出口國的擔憂,尤其是依賴美國市場的日本和韓國企業。
▍歐洲24年新車銷量微增0.9%,雷諾12月數據超過Stellantis
路透社1月21日消息,歐洲新車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歐洲新車銷量增長0.9%,其中混合動力汽車注冊量實現兩位數增長,連續第四個月超過汽油汽車。雷諾在歐洲大陸的市場份額超過了Stellantis,這是自2021年1月法意聯盟成立以來的首次。歐洲汽車市場正在經曆複雜的電動汽車轉型,但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未達預期,汽車製造商對高昂的生產成本和來自中國的競爭感到不滿。
12月份,歐盟、英國和歐洲自由貿易區(EFTA)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1%,達到110萬輛。其中,大眾汽車集團和雷諾集團注冊量分別增長4.9%和16.6%,而Stellantis集團則下滑6.7%。雷諾市場份額上升至11.9%,Stellantis市場份額下滑至11.6%。在歐盟,12月銷量增長5.1%,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注冊量分別增長33.1%和4.9%,而純電動汽車(BEV)銷量則下降10.2%。電動汽車(BEV、HEV、PHEV)占乘用車注冊量的57.7%,高於去年同期的53.3%。
▍精靈#5 SUV將推出插電混動版應對全球市場變化
第一電動1月21日消息, smart品牌宣布將推出精靈#5 SUV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以適應全球部分市場對純電動車型需求的變化。此前smart曾承諾其新一代車型將僅提供純電動版本。smart歐洲業務發言人表示,內燃機驅動的個人出行,尤其是混合動力技術,是向純電動駕駛過渡的重要技術,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和期望至關重要。
這一決策也被視為對中國市場變化的回應。作為smart最大的市場,中國近年來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的需求顯著增長。
▍OpenAI ChatGPT Operator即將來襲:你的專屬AI助手即將上線
1月21日消息,科技媒體TestingCatalog報道,OpenAI即將推出名為“Operator”的全新AI功能,該功能將作為自主AI智能體,自動執行各種計算機任務。用戶可以通過ChatGPT macOS應用中的快捷方式切換其功能,Operator的目標是實現任務的自主執行,而無需用戶輸入指令。與現有功能不同,Operator能夠自主執行任務,例如編碼、網頁瀏覽和旅行預訂等。這一功能的推出將進一步提升ChatGPT在自動化任務處理方麵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