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考研備考的時候一定要關注目標院校每年的報錄比,可能有的同學也去查了,一大堆數據看得眼花繚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到底報錄比有什麽用,怎樣根據報錄比選擇院校?
1、報錄比,簡單來說就是報考人數和實際錄取人數的比例。
2、一般來講,如果報錄比大於1,就說明報考的人數比錄取的人數多。同理,如果報錄比小於1,就說明報考的人數比錄取的人數少。考試前的報錄比是指報考的人數和擬錄取人數的比例,因此報錄比可以小於1。考試後的報錄比是指實際報考的人數和實際錄取人數的比例。
3、前幾年整體上的報錄比大概是3:1左右,但是2022年整體的報錄比已經漲至4:1左右,個別院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了20:1,甚至更多。遇到這類人就需要仔細分析一下,看是什麽原因,然後結合自身情況看是否適合報考。
二、報錄比有什麽影響報錄比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雖然說報錄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個專業或崗位的好壞,但卻是考生在擇校、選專業等方麵最重要的參考數據。
三、報錄比是考研難度的衡量指標嗎不是
1、一個學校的專業考研難度是由多個指標決定的,如報錄比、院校排名、專業排名、試卷難度、複試比例、所在城市等多個指標共同決定。
2、舉例:華東政法是985工程,地處上海,法學專業排名A;西南政法是“雙非”,地處重慶,法學專業排名A。從院校排名和所處城市來看,華東政法的法學應該比西南政法的法學要難考,但是我們不能僅僅考量單個因素,必須還要看兩者的報錄比,甚至是複試比例和試卷難度。
四、如何根據報錄比選擇院校我們在擇校的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報錄比低、報考人數少、錄取人數多的院校,要盡量錯開的是報錄比高、報考人數多、錄取人數少的院校。
五、想清楚自己的目標對本科不太好的同學而言,我們一定要明確一點:考研不一定要考熱門專業,考研不一定要考,考上才是關鍵!
而對於二戰的同學,做好報錄比數據的分析更是必不可少。有些時候並非你的實力不夠,而是有些院校報考人數太多導致分數水漲船高,而這些學校又很可能並沒有傳說中那麽具有性價比。因此,對於二戰的同學而言,做好報考數據分析,才不至於雞蛋碰石頭。
總結,很重要的一點,能不能考上不是報錄比能決定的,而是自己夠不夠努力。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由喜笑顏開網发布,不代表喜笑顏開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blmosl.hor4s.com/5sw8sl/1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