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至親至疏夫妻全詩解釋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至親至疏夫妻全詩解釋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寫的什麽意思?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的意思是:最近也是最遠的是東與西,最深也是最淺的是清溪。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和月,最親也是最疏的是夫妻。
1.作品原文: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2.注釋:
⑴至:最。八至:此以詩中有八個"至"字為題。
⑵東西:指東、西兩個方向。
⑶疏:生疏,關係遠,不親近。
3.創作背景
此詩充滿人生感悟,當為李冶(李季蘭)成年之後的作品。李冶成年以後成為女道士,與男士們有些交往。據說後來戀上一個僧人,有感而作此詩。
這首詩和一般講究起承轉合的詩不同,這詩語言淡致,和唐代詩僧王梵誌的詩一樣平白如話,但平中見奇絕。詩的前三句是個過場,其存在是為了襯托最後一句。層雲疊嶂,前三句過後,才顯出最後一句峰巒。"至親至疏夫妻"這話滿是飽經人事的感覺,比一般的情詩情詞要深刻得多,可算是情愛中的至理名言。夫妻間可以誓同生死,也可以不共戴天。這當中愛恨微妙,感慨良多,尋常年輕小姑娘想說也說不出來,必得要曾經滄海,才能指點歸帆。或許正是看透了這些,李冶才寧願放縱情懷。因此,即使隔了千年,也依然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李冶的那首詩——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說的什麽意思
意思是:最近也是最遠的是東西;最深也是最淺的是清溪;最高也是最明的是日月,最親密也是最生疏的是夫妻。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
李冶與薛濤、魚玄機、劉采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唐詩紀事》卷七八有雲:"劉長卿謂季蘭為女中詩豪。"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至近至遠東西”,寫的是一個淺顯而至真的道理。東、西是兩個相對的方位,地球上除南北極,任何地點都具有這兩個方向。兩個物體如果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東西區別。所以“東西”說近就近,可以間隔為零,“至近”之謂也。如果東西向的兩個物體方向相反,甚至無窮遠,仍不外乎一東一西,可見“東西”說遠也遠,乃至“至遠”。這“至近至遠”統一於“東西”,是常識,卻具有深刻的辯證法。
至深至淺清溪”,清溪不比江河湖海,“淺”是實情,是其所以為溪的特征之一。同時,水流緩慢近於清池的溪流,可以倒映雲鳥、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測淺深,因此也可以說是深的。如果說前一句講的是事物的遠近相對性道理,這一句所說的就是現象與本質的矛盾統一,屬於辯證法的不同範疇。同時這一句在道理上更容易使人聯想到世態人情。總此兩句對全詩結穴的末句都具有興的意味。
從肉體和利益關係看,夫妻是世界上相互距離最近的,因此是“至親”,但另一方麵,不相愛的夫妻的心理距離又是最難以彌合的,因此為“至疏”。如果說詩的前兩句妙在饒有哲理和興義,則末句之妙,專在針砭世情,極為冷峻。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