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下午5點,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了新中國曆史上首次授銜。十位人民解放軍的領導者和締造者被授予元帥軍銜,他們依次為: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毛主席在艱苦卓絕的戎馬生涯中,以昂揚的革命鬥誌和與生俱來的浪漫情懷賦就了一首首大氣磅礴情深意切的詩詞。十大元帥中有兩位被毛主席寫進了他的詩中。一位是彭德懷元帥,在元帥中排第二位次,另一位是羅榮桓元帥,在元帥中排第七位次。

彭德懷元帥
毛主席寫彭總的詩題為《給彭德懷同誌》,是一首六言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到達陝北吳起鎮,寧夏馬鴻逵、馬鴻賓的騎兵緊追不舍。毛主席電令彭總予以打擊。在接到彭總的捷報後,毛主席乘興賦詩一首,派人送給前線彭總以示嘉獎。彭總讀詩後,把最後一句“唯我彭大將軍”改為“唯我英勇紅軍”,把原詩又送還給毛主席。此事可見彭總的謙虛謹慎,不居功自傲,把勝利歸功於黨中央和紅軍。從此,“橫刀立馬”的“彭大將軍”便更加聲名遠揚。

羅榮桓元帥
毛主席寫羅帥的詩題為《吊羅榮桓同誌》,是一首七言律詩:“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裏每相違。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1963年12月16日,羅帥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他是元帥中第一個離世的。毛主席極為悲痛,寫了這首悼亡詩。詩中回憶起當年紅軍隊伍裏對革命形勢意見不和時,羅帥總是堅持原則一心支持並擁護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方針政策。特別指明在遼沈戰役時,當林彪對中央軍委“戰錦”的命令心存疑慮並不執行時,擔任政治委員的羅帥堅決支持軍委的戰略決策並力勸林彪攻打錦州,對遼沈戰役的最終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詩的尾聯:“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說明毛主席把羅帥看成是革命生涯中極其重要的棟梁之材,對羅帥的政治軍事才能和革命精神予以超乎尋常的至高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