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是一位連續多年跑兩會的記者,但是在3月10日這天還是經曆了三個第一次:第一次在“媒體大戰”中拚盡渾身解數搶到提問機會,第一次同時代表人民日報海外版以及旗下新媒體“俠客島”提問,更巧的是,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是在今年兩會第一次開通,10日這天正是其中的委員通道。能趕上這樣的三重巧合,讓我不禁很是激動,由衷地感受到兩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信。
想起多年前跑兩會時,記者們總是東奔西跑,裏三層、外三層地圍著代表委員們拚采訪。現在,兩會不僅開設了部長通道,還開通了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深受歡迎的進步。對於本次兩會期間在通道上的采訪,我有三點直觀感受:
第一個感受是通道采訪的互動性很強。在我搶提問機會時,揮動著手中的一塊墊字板,上麵印有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媒體“俠客島”的LOGO,於是,在主持人點到我提問時,順口說出,“俠客島”是你們辦的。我很自然地回應說:是的,謝謝關心。接下來,我再開始問問題。這樣的互動,讓我感到大會的新聞組是非常關心媒體的,樂於跟媒體交流。另一個印象深的場景是,10日委員通道最後一位發言的委員是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他希望國家重視心肺複蘇技能的培訓,在現場,他還舉起了一個心髒除顫器,呼籲更多人學習心肺複蘇知識。
第二個感受是話題都很接地氣。脫貧攻堅怎麽搞,在5日舉行的代表通道上,楊昌芹代表舉起了手中的杯子直接做示範,杯子的竹編套是用赤水當地的慈竹經過20多道工序加工製作完成的。楊昌芹現身說法,講述少數民族農村如何通過深入挖掘當地的傳統民族文化和特色資源脫貧致富,很接地氣。還有5日舉行的部長通道上,部長們回應的提速降費、共享單車如何共同治理等話題,無不是問者關心、答者關切,讓媒體和觀眾都大呼“解渴”。
第三個感受是自信專業與從容。不論是代表通道、委員通道,還是部長通道,回答問題者都是相關領域內最為熟悉情況的官員或是專業人士。比如10日這一場,來的委員都是業界翹楚。我提問的是吳為山委員,他是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他在回答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時,旁征博引、十分生動;關於教育話題,10日走上通道的委員中,有北京史家胡同小學的校長、北京四中校長,還有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他們在回答教育問題時,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各有側重、切中要點。
在10日的委員通道采訪即將結束時,來自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團的演員茸芭莘那委員,現場高歌,表達對偉大的新時代的歌頌,高亢嘹亮的歌聲回蕩在大廳中央,也激起了我的感慨:的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越來越多的“信息通道”,不僅成為了解中國政治經濟形勢和政策思路的一個重要窗口,也成為展現中國開放自信國家形象的窗口。(西門阿九)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3月11日 ⠠第⠰5 版)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劉德賓 SN222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7-04 16:54天狐定制
2025-07-04 16:45天狐定制
2025-07-04 16:43天狐定制
2025-07-04 16:33天狐定制
2025-07-04 16:21天狐定制
2025-07-04 16:17天狐定制
2025-07-04 16:12天狐定制
2025-07-04 16:11天狐定制
2025-07-04 15:35天狐定制
2025-07-04 15:03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