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初的疫情以來,板藍根概念火爆,一旦提及“板藍根預防新冠病毒”,就會影響著一波上市公司的股價。這或許也是為什麽廣州市香雪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香雪製藥”,300147.SZ)第三季度的扣非歸母淨利潤暴跌104.55%,股價依然能夠一度漲停的原因。 可概念股注定是“曇花一現”,截至11月13日盤中,香雪製藥的股價為10.23元/股。與10月19日的最高價13.4元/股比起來,降幅已達20.46%。 日前,香雪製藥發布三季報,乍一看,其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實現高增長,成色還不錯。但細究下來,其中也不乏隱患。是什麽緣故造成公司第三季度的盈利能力下滑如此嚴重?就相關問題,《投資者網》聯係香雪製藥,並得到公司相應的答複。 業績背後暗藏隱憂 中藥生產製造企業香雪製藥發布的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24.94億元,同比增長25.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8億元,同比增長60.41%。扣非歸母淨利潤為1.37億元,同比增長239.98%。 就其前三季度的業績高增長,香雪製藥對《投資者網》表示,主要是疫情導致市場對公司產品需求大增,疫情防控藥品及用品的銷量實現了大幅增長,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實現了較快增長。 但細分起來“苦樂不均”,實際上,公司第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僅為674.92萬元,同比下降81.4%;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146.62萬元,同比下降104.55%。這又是什麽原因導致的呢? 香雪製藥稱:“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製,市場需求的放緩,同時第三季度投資收益的減少,使得收益同比有所下降,但整體業務發展情況和經營情況良好。” 顯然,香雪製藥對於疫情帶來的產品網銷有所依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香雪製藥從今年初至今已累計收到政府補助2586.7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237.7萬元,同比下滑125.88%。 再看香雪製藥曆史財務數據,公司主營業務的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3年虧損,近年來靠非經常損益撐起業績。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非經常損益分別為2.18億元、1.02億元、1.03億元,扣除非經常損益後虧損1.52億元、4604萬元和2324萬元。其非經常損益項目主要是政府補貼和資產管理收益。 如此看來,公司這些年都是靠非經常損益來支撐業績,那公司這些年的業務發展為何處於停滯狀態? 對此,香雪製藥解釋稱:“2017年至2019年非經常性損益較大,主要是公司為了聚焦主業,處置了部分與主業不相關的資產和投資,產生一定收益;扣非淨利潤主要是受撫鬆長白山人參市場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股權、銀行委托貸款項目的影響,計提了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既轉讓項目又質押專利為哪般 除了業績以外,香雪製藥目前還有一個現象引人注意,那就是公司欲轉讓正在研究中的項目和質押專利,這波操作惹來不少質疑。 香雪製藥10月24日公告稱,公司與蘇州聖諾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蘇州聖諾”)及Sirnaomics.Inc(下稱“美國聖諾”)簽訂轉讓協議。公司將持有的用於無疤痕皮膚傷口愈合的小核酸新藥項目68.18%的項目權益以5784萬元的對價轉讓給蘇州聖諾。 據了解,這一研究項目已於2017年4月取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目前正在進行開展I期臨床的準備工作。公司在該項目的實際投入1868.38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後,預計將產生收益約3700萬元。蘇州聖諾支付給香雪製藥1200萬元現金,另外4584萬元轉換為美國聖諾約105.5萬股股份。美國聖諾係蘇州聖諾的母公司。 與此同時,香雪製藥還與廣州凱得租賃開展專利的許可、質押等業務。香雪製藥將4項專利抵押給廣州凱得租賃。該業務期限不超過3年,業務合作金額不超過3383.76萬元。 香雪製藥既轉讓在研項目又質押專利,這又是為哪般?就此,公司稱其轉讓無疤痕皮膚傷口愈合的小核酸新藥項目68.18%的項目權益,是考慮到項目屬於在研新藥,後續的研發需繼續投入且較大,可能存在藥品研發失敗、注冊不予批準或批準上市後產品盈利不達預期等風險。 “為將資源進一步向核心領域聚焦,基於對該新藥目前的研發進度情況、潛在市場及長遠發展策略,公司進行了本次交易;開展專利的許可、質押等業務,是為了盤活公司資產,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有效滿足公司的資金需求以及經營發展需要。”香雪製藥相關人士說。 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香雪製藥發行的17製藥01債券即將於2020年11月到期,債券餘額2.79億元,利率5.6%。此債券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將一次還本。 “雞肋”九極生物如何處置 香雪製藥公告轉讓在研項目和質押專利之後,又發布公告稱,九極生物因未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準辦理變更登記(備案),被罰款15萬元,並撤銷其工商變更,重回香雪製藥旗下。 九極生物成立於2003年,在2011年被香雪製藥收購,並於2013年10月28日獲得商務部批準的直銷經營許可證和對直銷經營業務服務網點的核查備案。該公司擁有9個直銷區域、10個分公司及30個直銷服務網點,直銷產品隻有5種,均為口服液產品。 香雪製藥曾有想法把九極生物打造成第二個無限極,還樂觀地預計,九極生物可給公司帶來年銷售3億元、淨利潤4500萬元的貢獻。 不過,九極生物受到去年“權健事件”影響,業務遭到嚴重打擊。數據顯示,該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3357.2萬元,淨利潤僅為224.05萬元,分別占香雪製藥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的1.35%,占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的1.52%。 九極生物對香雪製藥貢獻不大,還帶來一些麻煩,似乎已成“雞肋”,因此香雪製藥想要轉出其股權也在情理之中。那未來公司對九極生物將如何處置? 香雪製藥認為,九極生物股權轉讓直接進行工商變更的程序符合工商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且廣州市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於2019年12月30日審核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九極生物並非主觀規避前置審批程序。對於行政處罰,公司已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了行政複議申請,並得到了受理,目前在審查期。 “九極生物股權轉讓相關工商變更登記被撤銷事項和行政處罰事項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不產生重大影響,後續公司將會根據相關事項的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香雪製藥對《投資者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