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14:34:05 阅读: 75次
久期財經訊,1月23日,標普確認吉利控股集團控股集團有限公司(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簡稱“吉利控股集團”)和其核心子公司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imited,簡稱“吉利汽車”,00175.HK)“BB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並確定吉利控股集團擔保的高級無抵押票據“BBB-”發行評級。同時,標普將上述公司的評級展望從負麵調整為穩定。
標普將吉利控股集團控股集團和吉利汽車的評級展望調整為穩定,並確認其“BBB-”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這是因為標普認為該集團的盈利能力已經觸底,並預計未來12至24個月的利潤率和債務與EBITDA比率將持續改善。然而,由於吉利汽車在持續的電動化進程中,其盈利能力仍將遠低於同行,標普將吉利汽車的獨立信用狀況(SACP)評估從“bbb-”下調至“bb+”。
電動汽車領域不斷增強的競爭力將繼續提升吉利控股集團和吉利汽車的市場地位。隨著極氪(Zeekr)、領克(Lynk Co)、銀河(Galaxy)和沃爾沃(Volvo)等品牌多款新產品的推出,該集團在不同價格段內的電動汽車產品供應得到了顯著加強。該集團全球智能電動架構(GEA)平台的推出,也使該集團能夠通過降低生產成本和推出更經濟實惠的電動汽車車型,打入低端大眾電動車市場。上述舉措加上強勁的出口銷售,使該集團的總銷量在2024年增長22%,達到330萬輛,遠超過全球輕型汽車銷量1%-2%的增長速度。憑借45%的電動汽車滲透率,吉利控股集團在 2024 年的前 11 個月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動汽車製造商,並在 2024 年成為中國第五大汽車生產商。此外,該公司還是全球第三大電動汽車銷售商,2024 年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約為 8.0%。標普相信,該公司的舉措將繼續幫助其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標普的基本假設是,該集團的單位銷量在 2025 年將增長 12%-17%,在 2026 年將增長 3%-8%。同時,到 2026 年,該集團的電動汽車滲透率將可能上升至 50%-60%。
規模的擴大和更嚴格的成本控製將在未來兩年繼續提高集團的盈利能力。穩健的銷量增長將進一步提升規模經濟效益,降低集團的單位生產成本。同時,集團旗下不同品牌的持續整合將通過提高零部件標準化程度、加強集中采購、協調銷售和營銷活動以及物流安排,實現成本優化。整合還有助於集團避免在不同品牌下推出重複車型,從而提高研發效率。鑒於主要電動汽車架構的建立,標普認為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將在 2024 年達到峰值,並將逐步下降。
所有上述因素都將緩解標普對該集團在中國長期價格戰背景下平均售價每年下降2%-5%的預期,並提高該集團的盈利能力。標普預測,在按比例合並Polestar Automotive Holding UK PLC後,該集團EBITDA 利潤率將在 2025 年上升至 6.8%,在 2026 年上升至 7.5%,而標普的預期是在 2024 年上升至 6.5%,在 2023 年下降至 5.5%。
不斷增長的利潤和財務紀律的加強將有助於該集團在 2025-2026 年進一步降低其債務與EBITDA比率。標普預測吉利控股集團的EBITDA將從2023年的27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4年的370億元人民幣。該集團還采取了其他措施來降低債務,包括出售在沃爾沃集團(AB Volvo)的全部B類股份,向沙特阿美石油公司(Aramco)出售與雷諾(Renault S.A. )合資的動力總成公司5%的股份,以及集團旗下電動汽車品牌極氪(Zeekr)於 2024 年上市。據標普估計,這將使債務與EBITDA比率從 2023 年的 2.4 倍降至 2024 年的 1.7 倍。
在未來24個月內,隨著收益的增加和資本支出強度的降低,債務與EBITDA比率將繼續下降,從而擴大集團的自由現金流(FOCF)生成。標普認為,隨著謹慎的產能規劃和產能升級周期達到頂峰,該公司的資本支出與收入比率將逐步下降。在與汽車供應商和全球汽車製造商的不同合作項目上,該集團的外部投資也可能從 2022-2023 年的每年 120 億至 130 億元人民幣有所放緩。這包括向其與雷諾的合資企業注資,以擴大其在韓國的業務及其他項目。盡管如此,標普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每年將有 40 億至 100 億人民幣的投資用於潛在的附加投資。所有這些都將導致 2025-2026 年的債務與EBITDA比率下降到 1.3-1.6 倍。
標普認為,吉利控股集團擁有適度的財務靈活性來應對關稅問題。標普認為,逐步將沃爾沃汽車公司(Volvo Car AB)EX30 車型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比利時,將有助於該集團減輕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電池電動汽車征收的關稅。鑒於政策的不確定性,標普的預測沒有反映美國可能對從歐洲進口的汽車征收的潛在關稅。標普了解到,沃爾沃從歐洲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占其總銷量的 15%-20%。在最壞的情況下,20% 的潛在關稅將使該集團 2025-2026 年的EBITDA利潤率下降約 1 個百分點。盡管如此,標普相信該集團將采取補救措施,如提高銷售價格、增加本地化生產或尋求額外的成本削減,以減輕關稅帶來的影響。
吉利汽車的評級將與吉利控股集團的評級同步變動。標普仍然認為該公司是集團的核心子公司,是集團管理主要自主品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公司的單位銷售額將繼續超越市場趨勢,繼2024年增長32%之後,2025年和2026年將分別增長22%-27%和3%-8%。標普預計,利潤擴張和審慎的資本支出將使公司在此期間保持淨現金狀態。盡管如此,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可能會使該公司 2025 年的EBITDA利潤率低於 6%。標普下調了該公司的SACP,以反映其盈利能力較弱,且與國際同業相比,其業務的地域多元化程度較低。
標普將吉利控股集團和吉利汽車的評級展望定為穩定,反映出標普認為吉利控股集團的盈利能力已經觸底,並將在未來12-24個月內逐步擴大,這得益於其產品競爭力的提高、電動汽車規模經濟的改善以及更嚴格的成本控製。這些因素將支持該集團緩解中國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並在此期間降低債務與EBITDA比率。
同時,吉利汽車仍將是吉利控股集團的核心子公司。標普預計,在需要時,吉利汽車將得到集團及時且充分的特別支持。
如果發生以下情況,標普可能會下調對吉利控股集團的評級:調整後債務與債務與EBITDA比率(按比例合並極星計算)持續超過 2 倍,或其EBITDA利潤率嚴重偏離標普的預期,且在未來兩年不太可能提高到 7%-8%。
這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
產品競爭力大幅下降,導致銷量在較長時間內顯著減少;
來自歐洲和美國的價格競爭和關稅上漲導致盈利能力顯著下降;或
資本支出或投資大幅超出標普的基本假設。
如果發生以下情況,標普可能會上調對吉利控股集團的評級:債務與EBITDA比率降至 1.5 倍以下和其調整後EBITDA利潤率提高到並保持在 8%以上。
這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
在銷售增長的同時,集團的盈利能力因產品組合改善、投入成本下降和運營效率提高而得到顯著改善;以及
集團保持可持續的自由現金流入,並嚴格控製潛在收購支出。
上一篇:為什麽癌症防不勝防,腫瘤科醫生說,四種食物,再美味也不要吃
下一篇:這部懸疑雙女主劇還是這麽姬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