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喪事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喪事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所謂“孝鞋”,就是孝子孝孫、孝婦孝女等穿在腳上的作為喪事標識和喪服組成部分的鞋子。在北方大部分地區,特別是農村,家有喪事,普遍使用“孝鞋”。孝鞋的顏色與喪服孝布的顏色一致,一般為白色。
具體操作上,有手工製作白色布鞋的;有在日常穿的鞋子上蒙上白布的;有直接使用製成品白色鞋子意思意思的;但大多數情況下,較為流行的操作是直接購買成品專用“孝鞋”,即商家生產的專門用於喪事的膠底布麵的白色鞋子。
“孝鞋”哪些人穿?穿到什麽時候?最後怎麽處置?各地區、各地域、各人群等的習俗要求不一樣,甚至同一地方說法和做法都不同。我們討論一下,供大家參酌和評述。
1、必須清楚的是,“孝鞋”是喪服全套的組成部分,在古法喪事禮儀上是有典出和來源的
按喪禮的經典規範文本《儀禮---喪服》的規定,一等喪服“斬衰”全套是:“斬衰裳,苴絰、杖、絞帶,冠繩纓,菅屨。”這裏的“屨”,即鞋子。菅屨是用菅草編成的草鞋,粗陋而不作修飾。
二等喪服“齊衰”全套是:“疏衰裳、齊,牡麻絰,冠布纓、削杖、布帶、疏屨。”所謂“疏屨”,是指用細於菅草的藨(pi环)草、蒯草編成。疏是粗疏意思。
三等喪服“大功”全套為:“布衰裳,牡麻絰,冠布纓,布帶,繩屨。”所謂“繩屨”,即以麻線、麻繩做成的鞋子。
四等喪服“小功”全套是“布衰裳,澡麻帶,絰、冠布纓,吉屨無絢。”所謂“吉屨”,即無喪狀態下日常所穿的鞋。絢是鞋鼻上的裝飾,用以係帶。小功是輕喪,不必專備服喪用的鞋,吉屨去絢即可,即將日常穿的鞋上的帶子去掉就行了。
五等喪服“緦麻”,喪禮上沒有鞋子的說法。即沒有要求也不需要穿標識喪事的鞋子。
從商周秦漢到宋元明清,三千多年,《儀禮》一直是喪事運作的規範文本依據。現實生活中的“孝鞋”,就是從古法喪禮的“屨”發展演進而來。
2、大體上講,“孝鞋”使用範圍僅限於家庭關係人和血緣關係人
在喪服“五服”的規定中,前四等喪服都是家庭關係人和外部血緣關係人。所謂家庭關係人,即家庭全部成員,包括同姓大家庭五代以內的血親人員及其配偶和子女。所謂外部血緣關係人,是指本家嫁出去的女,以逝者為參照,大致包括上下各兩代共計五代已嫁女,具體有老老姑娘(姑祖母)、老姑娘(姑母)、長姑娘(姊妹)、少姑娘(女兒侄女等)、孫姑娘(孫女侄孫女等)。
按規範喪禮的設定,五等喪服“緦麻”無屨。喪服“緦麻”的大體範圍就是非家庭人員和非直接血親人員。具體有兩個方向,一是各輩媳婦娘家人,二是各輩已嫁女婆家人。大致範圍如下:
(1)各輩娘家人。包括配偶娘家人(孝子娘舅及家人)、母親娘家人(孝子舅姥爺舅老爺及家人)、兒媳婦娘家人(孝子嶽父及家人)、孫媳婦娘家人(孝子親家及家人)等。按孝子算,諸如舅舅、姨娘、表兄弟姊妹、姨兄弟姊妹、舅姥爺舅老爺、表叔姨叔、表姑娘表姨娘、表侄姨侄、嶽父母、連襟、親家等等,均屬於五等“緦麻”喪服範圍,即均不使用“孝鞋”。
(2)各輩已嫁女婆家人。大致包括老老姑娘(姑祖母)家人、老姑娘(姑母)家人、長姑娘(姊妹)家人、少姑娘(女兒侄女等)家人、孫姑娘(孫女侄孫女等)家人等。按孝子算,諸如姑父姑爹、表叔表姑、姑表兄弟姊妹、姐夫妹夫、女婿、外甥等,均屬於五等喪服“緦麻”的服喪範圍,也不使用“孝鞋”。
3、喪親朋,按禮屬於無服人員,不使用“孝鞋”
一般朋情,按禮法規定是沒有喪服的,現實生活中一般發通孝,所以,也不使用“孝鞋”。親朋好友的範圍大體包括單位同事同仁、上位人員和下屬人員、同學同門、戰友難友、知己閨蜜、生意夥伴、知心朋友等等。
朋情是一般是有來有往,所以按禮俗是需要通喪的。但也有不通喪喪的,如不在通喪範圍的鄰居、莊鄰、街坊、熟人、路人等等,也可以喪。按一般喪事禮俗,應當發孝,即發通孝,但不使用“孝鞋”。
4、“孝鞋”的穿戴時間和最終處置
理論上講,“孝鞋”是喪服全套的組成部分,應當在除喪服是同時去“孝鞋”。這是基本規範。
現實生活中,“孝鞋”地穿著時間和最終處置五花八門。有出殯時脫掉丟在家裏的,有下葬後回靈時丟在墓地的,也有回靈“複”之後脫掉的,還有“圓墳”之後脫在墓地的,等等。我們結合生活實際,分析一下。
(1)居喪三年去“孝鞋”。由於“孝鞋”是喪服全套的組成部分,所以嚴格按喪禮規定,居喪三年,期滿後除服,去“孝鞋”。實際生活中,這樣做得人很少。有的地方,“孝鞋”穿百日,也是沒有依據和典出的,隻是特定習俗。
(2)圓墳時去“孝鞋”。現實生活中,一般認為,圓墳後,喪事活動完全結束。所以,圓墳後,除孝服,去“孝鞋”。但各地圓墳的操作有所不同,按習俗要求是三天圓墳,但也有當天圓墳的,有第二天圓墳的。
(3)下葬時去“孝鞋”。逝者下葬後,去“孝鞋”,丟在墓地,孝子孝孫等打赤腳回家。
(4)出殯時去“孝鞋”。動柩出殯走喪,孝子孝孫等去“孝鞋”,丟在家裏。打赤腳送喪。
(5)“複”時去“孝鞋”。回靈之後,將逝者靈位在原靈堂正位,送喪人員行禮,謂之“複”。“複”是喪禮的規定。
(6)“暖棺”時去“孝鞋”。地區習俗,逝者下葬當晚,服喪人員在原靈堂睡一宿,謂之“暖棺”。下葬時即刻做墳的,即沒有圓墳習俗的,“暖棺”之後喪事活動完全結束。一般習俗,下葬當天中午正席開過,客走人散,喪事活動大頭落地。晚上酬謝辦事人員。孝子孝孫及重要親戚在原棺屋敘一宿,第二天,各走各路,各回各家,喪事活動全部完成。
我們傾向於(2),即圓墳後去“孝鞋”。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遼寧部署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調研指導
【百科】-順豐寄付現結是什麽意思
【百科】-說明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百科】-司馬光和司馬遷的關係是什麽
情滿中秋喜迎國慶 尚赫愛心捐贈送溫暖
上海市中心打造精品音花園——玫琳凱“玫好家園”誌願服務基地正式啟用
【百科】-說東道什麽死不屈
【百科】-水蒸氣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那個大
長青中國2020李宗偉愛運動《線上跑》收官
【百科】-司法考試四門試卷都考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