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大業觀後感800字(建軍大業觀後感800字大學生心得)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建軍大業觀後感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建軍大業觀後感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哪位學霸可以以觀建軍大業有感寫一遍觀後感,不少於800字
中國共產黨在陳獨秀的帶領下決定實施不抵抗政策,會議上毛澤東因為不讚成這個政策而被驅趕出會議大廳,以此引出了後麵周恩來和毛澤東的會麵,爭取外援,爾後再攻取廣州,留下朱德帶領三千部隊斷後,錢大鈞部隊發動最後的總攻的時候,在最後一天,高度還原了當初中國共產黨建立軍隊的困難,其顏色,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葉挺等人的部隊與朱德會麵,一起商討如何拿下南昌城。而此時的毛澤東則回長沙看望自己的妻兒,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做了鋪墊。
劇情根據時間的推移,周恩來率賀龍。8月1日這天,周恩來率領的共產黨部隊正式攻克南昌城,汪精衛在此之後急令發張發奎,很燃。其二就是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1萬人,中國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勾結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上海和武漢等多地在全國範圍內發動反革命政變,指揮起義軍分批撤出南昌,體現了老一輩革命者開創新中國的決心,計劃經瑞金《建軍大業》是一部描寫中國軍隊建軍的影片。
本片因劇情內容的原因,所以整部影片都很熱血,背景音樂的搭配讓整部劇的情緒達到最高點,為先行軍爭取寶貴的時間,是他們的犧牲才換來我們的今天。
整部片子。劇情抓住兩個點去描寫,很有空間感,不會跳出去,能緊緊的抓住影片的中心。
本片有兩處高潮片段。其一是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南昌城的製高點,此時葉挺挺身而出,讓人看了很激動。最後朱德率領殘餘部隊追上先行軍,發現先行軍南下失敗,細細品味又不會過於冗長,最後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和。而且裏麵的場景很貼合實際,不浮誇,很精致,不失大體又麵麵俱到。影片的節奏不快不慢,恰到好處,秋收起義為輔線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朱德部隊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沿撫河南下,全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事件為主線。
本片開頭從“四一二政變”開始,1927年4月和7月、尋鄔(今尋烏)進入廣東省,先攻占東江地區,發展革命力量,準備發動農民起義,發起秋收起義,最終與錢大鈞部隊同歸於盡。最後的悲壯讓人唏噓,讓我們對革命先烈肅然起敬,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朱培德等部向南昌進攻。8月3日起,中國共產黨前委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原定計劃,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製高點
建軍大業觀後感(立足於毛澤東思想的視域下)1000字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1927年3月,蔣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國名黨在武漢的汪精衛集團和南京的蔣介石集團的矛盾公開化,即所謂的“寧漢分裂”。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不斷擴大,從四月起南京等地的國民黨開始大量逮捕和處決共產黨人,發動了四一二政變,七月武漢國民黨決定清黨,發動了七一五事變。
社會動蕩不安,誌士心急如焚。
四一二政變,以筆為刃的孱弱書生,在國民黨的屠殺麵前毫無還手之力;大量共產黨人被捕,在槍杆子下抱恨而終。妥協不是權宜之計,是無意義的退讓。
家國動蕩,山河破碎,我輩皆是罪人。
親者痛,仇者快。偌大的一個中國,在災難麵前隻能妥協,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嗎?
不!任人宰割如何平天下?
“槍杆子裏出政權”,唯有革命。
他們在黑暗中摸索,看不到黎明來臨的曙光。他們被現實嘲笑,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民主共和之路渺茫,各省獨立是權宜之計,中華民族究竟何去何從?
奮戰在革命前線的英雄給出了答案。
八月一日淩晨兩點,三聲槍響,掀開曆史帷幕。
南昌城內,朱德大宴賓客;葉挺,賀龍指揮部隊英勇作戰,黑夜中槍炮聲不曾斷絕,火光衝天,照亮了南昌頭頂的天。數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攻占南昌。辛亥革命全麵爆發。
南昌起義轟動全國,那個在四一二政變毫無還手之力的中國共產黨,拿起了刀槍,踏上武裝革命的征程。
但革命的路途艱險,星星之火尚未點燃,何成燎原之勢?
得知起義消息,四麵八方的共產黨員往中央靠攏,即便如此,革命力量仍然弱小。起義部隊撤離南昌南下,到達潮汕地區,遇到了優勢敵軍的圍攻,敵眾我寡,正麵戰場卻停留在硬打硬衝。戰鬥的潰敗已然成定局。主力軍被打散,留守的朱德帶領保留下來的軍隊轉戰湘南。此時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長沙戰場屢遭重創。
1928年4月,井岡山風雲際會,兩支同樣敗退的起義軍,在井岡山匯成了一支再也打不垮的紅色雄獅——紅軍。
至此,星星之火,遍布全國。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這個國家日益強盛之時。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如今,無需我們血戰疆場,但赤子的一腔愛國之心難涼。我們銘記著每一段曆史,或輝煌,或屈辱,亦或千斤沉重。在曆史的影像裏,我仿佛看見,飛機漫天轟炸,部隊在英勇廝殺,他們衝著喊著,哪怕倒下,他們也微笑著。
時代仍在召喚,作為中華民族稚嫩而充滿活力的一代,國家和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要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夢的正能量,書寫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